今天,我们打开电视看网剧

  近日,首部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网络剧发行许可证的网络剧《对决》和首部获得国家广电总局网络电影发行许可证的网络电影《金山上的树叶》先后上线。而目前正在播出的网络剧《梦华录》,上线短短几天,就拥有10亿+的播放量和很高的人气。凭借国家主管部门的有力措施以及主创人员的用心打造,内容优质、制作精良、观众口碑上乘的网络视听节目,正从单一屏幕走向更多元化的媒介终端,从“线上”走向“线下”,延伸着“文化+”的多重价值。观众们也不再满足于手机、平板电脑等小型屏幕的“浅观摩”“微欣赏”,而纷纷开始重回客厅,选择用电视机、投影仪等更具家庭氛围感的大中型屏幕来沉浸式品鉴这些精品网络视听内容。

  电影频道曾有过脍炙人口的宣传语“打开电视看电影”;多档电视节目和电视纪录片曾经重新剪辑或者制作后登陆影院,实现“走进影院看电视”。如今,数量庞大的互联网用户则体验着“打开手机看电影”“打开平板电脑看电影”“影游融合”“全民短视频”……在媒介融合时代,不仅内容流通多元不拘,形式感层面的边界消弭也愈加明显。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热闹中,“打开电视看网剧”正悄然成为人们当下的生活时尚与休闲方式。

  重新回到客厅

  作为社会和家庭的“感觉细胞”,传统电视媒体与观众的关系敏锐而深切地映现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越来越讲求互动选择和便捷高效的今天,年轻人往往不愿意耐着性子,按照既定节目表,在某一特定时间守在电视机前收看自己想看的内容。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让观众想在哪儿看影视作品就在哪儿看影视作品,想什么时间看就什么时间看,还可以根据需要暂停、回放、快进、跳过片头/片尾、去除广告等,而且内容更丰富,选择更多元。所以曾经有一段时间,出现了一种常态性现象:在家里看电视的观众绝大部分是中老年人,而年轻人客厅里的电视机已沦为摆设,甚至在装修之初已不考虑购买电视机这一家电大件。

  但时下这种情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越来越多年轻人正在重新回到客厅、回到电视机前。这从近日热播的网络剧《梦华录》引发“观看潮”可见一斑。该剧根据元杂剧、关汉卿的《赵盼儿风月救风尘》改编,讲述三个女子历经各种困境,携手成长的故事。观众们认为,这部剧演员扮相俊美、表演细腻,实景拍摄的亭台楼阁宛如画卷,斗茶风俗、游船出行等传统文化看点十足……于是,《梦华录》唤起了观众对观看体验的更高需求——希望通过更大的屏幕,细细地品赏该剧细节,深深地代入剧情以获得上佳的情感认同和视听体验,同时还能在松弛自在的家庭氛围中与亲人分享感受,而不是“正襟危坐”,或者如同捧着手机在地铁上追剧那样受到外界干扰。

  升级审美体验

  重新回到客厅的年轻人,其实看的不再是曾经选择权受限的传统电视,而是在内容反哺、技术加持下体验感升级的、依托于互联网的“新电视”。

  客观来说,小型屏幕虽然能随时移动,使用上也自由便捷,但也存在着无法超越的自身局限——与大、中型屏幕相较而言,小屏观影的视听效果受限,难以获得沉浸式体验的更大满足。也正因如此,爱奇艺、腾讯视频、优酷、B站、芒果TV,甚至竖屏内容爆火的抖音,都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大屏端应用。也就是说,现在人们打开智能电视机,不是仅有电视台可以选择,还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比如手机软件,观看到与手机里一样的内容,而且还能增强、优化视听审美效果,获得沉浸式的满足体验。

  正因如此,“打开电视看网剧”就需要足够丰富精彩的内容储备与足够有力的技术支持。

  2021年涌现了《觉醒年代》《山海情》《功勋》等口碑和播放量不错的佳作;2022年上半年也出现了《人世间》《超越》《开端》等普遍评价良好的新剧。还有因推出了一系列优质影视剧,成功打造品牌效应,市场与观众认可度很高的影视机构正午阳光等,都能够从内容层面“反哺”电视,让观众体验感升级。

  此外,2021年11月,国内首部8K全流程电视剧《两个人的世界》在线上平台百视TV与东方卫视同步播出,讲述两位“沪漂”年轻人2003年因“非典”结识,相聚又离散,2020年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再度相遇的故事。该剧的拍摄、制作、合成到成片输出均使用8K设备和相匹配的后期平台来完成,画面中人像的细腻程度和色彩还原度能达到IMAX电影银幕的放映效果。这也佐证了技术层面为“打开电视看网剧”带来的强大支撑与保证。

  追求文质兼美

  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据《中国广播电视全媒体发展报告(2021)》显示,我国互联网电视用户规模达 9.55 亿,通过智能大中型屏幕收看电视直播或使用互动平台点播视频内容的用户越来越多,大小屏幕的边界正在消解,传统电视亦在朝“流媒体化”方向发展。技术应用带来媒介融合,媒介融合驱动艺术创新,对我们当前的艺术创作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时代和观众对当前文艺创作正不断提出新要求。任何传播渠道与观看方式的转变、创作技巧的提升和技术手段的革新,都是紧紧围绕内容来服务的。我们要用好新技术、新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比如对网剧来说,不管是剧本的打磨、演员的遴选、场景的勘用,还是光影美术造型的雕琢、服化道等细节的设计,都要具备文化底蕴、精品意识、创新思维与实际操作能力,才会使我们的创作达到更有内涵、更高质量的新境界。

  (作者系四川师范大学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