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赵偲汝
近年来体育题材文艺创作不断深化拓展,一方面发挥体育题材特色,丰富文艺的表现内容和形式语言,另一方面巧用文艺手段,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体育和文艺的相互成就、双向赋能,给当下文艺创作带来有益启示。
体育题材文艺作品除了展现力量之美、速度之美,也传达勇敢拼搏、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完成梦想的精神之美,而后者尤其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挖掘利用北京冬奥文化资源,坚定文化自信,更加自信从容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掀起的冰雪运动热仍在持续。与此同时,电视剧《超越》《冰球少年》、电影《我们的冬奥》《我心飞扬》、歌曲《一起向未来》等一批与冬奥及冰雪运动相关的文艺作品,以不同方式演绎赛场内外的体育人生,唱响团结奋进的动人旋律,展现拼搏超越的精神风貌,赢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不仅是冬奥冰雪主题,近年来体育题材文艺创作不断深化拓展,一方面发挥体育题材特色,丰富文艺的表现内容和形式语言,另一方面巧用文艺手段,讲好中国体育故事,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体育和文艺的相互成就、双向赋能,给当下文艺创作带来有益启示。
紧贴时代脉动
深化题材特色
我国体育传统源远流长。体育运动充实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推动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在体育事业发展和全民健身热潮中,体育与文化、教育、传媒等领域的融合发展进一步深化,体育题材文艺也迎来创作传播新的契机。
通过对“体育”这一题材的细化、深化与拓展,体育文艺从早期较多依赖真人真事的传记式创作,到当下更加注重融入家国叙事和体育强国梦想、更加注重挖掘体育精神内涵、更加注重竞技类型的多元化,在艺术本体上日臻成熟。体育与文艺的结合,已经拓展到文学、音乐、电影、电视、综艺、网络剧、短视频等不同艺术形式。体育文艺正凭借其题材特色,给当下文化领域的内容形态与制作生态带来新变化。
以体育类综艺为例。从早期的游戏闯关到明星挑战,再到如今的专业竞技真人秀,体育类综艺越来越凸显竞技的专业性,增加了更多真实竞技元素和竞技场面,通过塑造正向的竞争观、传达专业的运动知识、展现高超的技巧水平,激发人们对体育运动和健康生活的追求。迄今已播至第四季的网络综艺《这!就是灌篮》不满足于体育外壳包装下的“游戏秀”“明星秀”,以篮球竞技为内核,真实展现篮球高手之间比拼过招,融合了综艺节目的故事性、娱乐性,又不失篮球竞技的专业性、观赏性,把类型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再如体育题材影视剧,已经将排球、篮球、足球、棒球、跆拳道、冰球、电竞等体育项目纳入创作视野,不仅关注某类运动的特色或运动员训练、成长、成功之艰辛,还结合时代背景不断打开叙事空间。电影《夺冠》生动演绎中国女排故事,用千锤百炼、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感动人鼓舞人。纪录片《棒!少年》、电视剧《我的!体育老师》等,以体育为切入点,展开对留守儿童、“双减”政策等社会热点话题的理性思考和艺术探索,传递体育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意义。体育故事天然具有青春热血、激情飞扬、励志向上的优势。讲述速滑少女与冰球少年共同逐梦冰雪故事的《冰糖炖雪梨》、以速滑运动为背景讲述北京胡同一家人生活故事的《冬奥一家人》以及《棋魂》《荣耀乒乓》等作品,尝试将体育题材与青春片、喜剧片等嫁接,以运动为叙事线描绘青春岁月、成长历程和情感故事,受到年轻观众关注。越来越多的“体育+”类型片、类型剧,体现的正是职业体育发展、文化自信不断增强、文化消费观念和社会审美转向带来的新的创作语境。
体育精神是魂
人文气息是韵
体育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强身健体,它的深层含义是促进人的和谐发展。体育题材文艺作品除了展现力量之美、速度之美,也传达勇敢拼搏、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完成梦想的精神之美,而后者尤其具有震撼人心的魅力。
我们有《女篮五号》《水上春秋》《沙鸥》这类家国叙事作品,通过讲述顽强拼搏、为国争光的体育故事,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信;也有《超越》《冰雪之名》这样重在讲述运动员个人成长故事的作品,诠释超越自我、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而在中国成功举办两届奥运会、迈向体育强国的今天,体育题材文艺更要抓住体育精神,讲好体育大国拿道德金牌、风格金牌、干净金牌的自信风范,讲好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发扬光大,讲好从竞技体育到新时代群众体育的新活力新面貌。
体育深处,除了运动员的刻苦坚持与赛场上的勇敢拼搏,还打上了社会历史、民族文化和地域特性的烙印。特别是在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引领下,近年来体育题材文艺作品尤其注重探寻体育的文化内涵,在对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的诠释中,有了更多从容隽永的人文韵味。
一曲《北京欢迎你》,以单弦伴奏、京剧片段、民族调式演绎出浓浓的中华文化风情,MV拍摄中故宫、京剧、长城、青花瓷等传统文化元素的呈现,更是将底蕴深厚、自信昂扬的中国形象生动展现出来。这次北京冬奥会期间,一系列纪录片也通过短小精悍的人文故事,焕发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活力,展现北京现代、科技、时尚、人文的城市形象。纪录片除了聚焦赛场运动员,还将镜头对准幕后的平凡人平凡事。纪录片《从北京到北京》就聚焦“鸟巢”和“冰丝带”的建筑总工程师、速滑馆制冰师、项目竞赛主任、高山滑雪医生、山区冰球少年、大学生志愿者、残疾人志愿者、艺术家等不同职业和人物,以他们的经历真切诠释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主题。纪录片《冬奥山水间》则运用航拍视角,不仅呈现冬奥场馆的建筑之美,更凸显体育设施与自然景观和谐相融的勃勃生机,展现运动之美与生态之美、体育精神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相融相生。
新技术带来新视听
新传播开辟新可能
体育是人类不断突破身体极限、挑战自我的活动,本身具有技与艺、力与美、速度与激情的魅力,这构成了体育文艺独具特色的影像美学。如今,升格摄影、超高速镜头、多角度拍摄等技术的使用,能够清晰地记录高对抗性、转瞬即逝的体育精彩瞬间;超高清摄影技术、无损收音技术和强大的影视后期技术也正在强化体育影视剧、体育纪录片的观赏性,带来新的视听体验。5G+8K超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成熟,让不在场的人们也能获得身临其境的现场体验,进一步增强体育题材文艺的互动性。
今年2月4日晚,国家大剧院联合北京广播电视台开启了奥运史上首次面向公众的8K超高清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剧院直播,通过800寸超大电影银幕播放的超高清画面,由运动员、教练员代表和社会各界职工代表组成的观众团在国家大剧院“零距离”感受着“体育+艺术+科技”带来的震撼视听体验。文化节目《艺术里的奥林匹克》精选古今中外与奥林匹克有关的代表性艺术作品,利用图像动态生成技术、虚拟影像等先进科技手段予以动态多维地展示。人们在动起来的《冰嬉图》中更直观地感受到中华体育的历史场景。有的体育综艺尝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和体育健儿同场竞技,云观影、云健身等模式也带动了虚拟运动体验的技术探索。
技术的进步还带来体育相关内容传播方式的变革。在短视频平台上,竞技对抗类、大众参与类、休闲娱乐类的体育短视频数不胜数,它们大都体量轻巧、贴合生活、趣味性强,对大众健身文化传播、健身知识普及起到积极作用。体育本身具有强大的群众参与性,借助媒介技术,回应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让体育成为人们高质量生活的必需品,在这方面还有更多可能性有待挖掘。
在一个大众体育、全民健身的时代,汲取历史上体育题材文艺经典的创作经验,讲好新时代的体育故事,促进内容与传播形式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体育题材文艺大有可为。竞技体育的竞争性、挑战性,群众体育包含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超越的精神内涵,与艺术创造对时代性、创新性、独特性的要求高度一致,在相互激荡、相互融合中呈现强烈的美感。期待体育与文艺进一步交相辉映、共谱新篇。
(作者刘湜 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