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部很多朋友念叨了很久,甚至是不少人的年度期待影片,终于上线了。

是的,就是罗伯特·艾格斯的北欧人》

本片在北美上映的时候,曾经引发了好评狂潮,截至目前烂番茄达到88%,MTC均分82分,各大媒体都是一顿猛夸。

不过呢,豆瓣的分数却没有那么好,甚至有点一路走低,目前只有6.6分。

本片依旧由恐怖片招牌——A24制片公司出品。就和罗伯特的成名之路一样,A24出品的多是一些不起眼的小成本恐怖片,上映后又会因惊艳的创造力被大众注意。

而艾格斯绝对是其中最最特别的那一个。

凡是从2015年的《女巫》到2020年的《灯塔》一路看下来的观众,就算无法适应他的风格,也一定会对艾格斯印象深刻。

他还很年轻,就在相当短的时间里确立了自己的视听风格,甚至是电影母题。

看似被安放在恐怖片的标签下,但却丝毫不受类型的限制,疯狂地输出着自己的作者特质。

艾格斯的“恐怖”,并非传统类型片中由某个外力(鬼)所造成的那种一惊一乍的刺激。

所谓克鲁苏、触手系、民俗传说、超自然设定和强势的视听等等标签,都被他用来塑造“恐怖”的质感。

《灯塔》

当故事已经遥远到深入了人类野史,一切不可解的恐惧就都可以指向人类的原欲、原罪和无知。

发现它们的不可控,才造成了恐怖的真正源头。

比如《女巫》中父亲对大女儿的仇视,看似是一次“猎巫”,但在很大程度上,更是清教徒对时代和信仰的焦虑。

《女巫》

艾格斯之所以会成功,就是因为他的这种现代性——故事看似作古,但古意中总是迷人的新,它们远比单纯的惊吓要高级得多。

于是,难得的创造力,更拔高了我们对《北欧人》的期待。

这一次,有钱有明星,还有此前攒下的观众缘,所有人都把目光聚焦到了艾格斯身上。

看看艺术挂的小众导演到底能不能拍好大制作?

他不仅邀来了老搭档安雅·泰勒-乔伊。二人自《女巫》分别后,都开始一路爆红。

还有妥妥的大明星妮可·基德曼,连配角都是伊桑·霍克和威廉·达福。

好玩儿的是,男主角亚历山大·斯卡斯加德在《大小谎言》里和妮可演一对夫妻,到了这部片子直接成了母子。

除了卡司看起来就很贵,本片在拍摄上也是花了大钱。

相比艾格斯此前作品,都是高度封闭或单一的小场景,这部《北欧人》则全是大场面,冬夏轮转,茹毛饮血,尽情地展示着维京时代的北欧风光。

但过高的期待值,现在看来,也成了它国内评分遇冷的原因之一。

也许卡司和大场面对于票房来说,的确有不少加成,但对于无缘大银幕的中国观众来说,那些被艾格斯此前风格所吸引的粉丝,这次一定会有些失望。

你能明显地感觉到,艾格斯在和片方拉锯后的妥协。

罗伯特·艾格斯

如果说之前的《女巫》和《灯塔》都让人有惊艳之感,那么,这部《北欧人》不能说是不好,只能说是太规矩了。

无论是各种维京战士打打杀杀的场面,还是简单明了的故事情节,都让它和其他同类史诗片没有太大区别,失去了很多导演的个人风格。

而其中,最明显的槽点还是在剧情上。

艾格斯的文本都有很强的寓言性和文学性,这既适合他“民间志怪录”的主题,也产生了巨大的解读空间。

故事都看似简单,但又通过古代背景和当代观众的距离,以及各种似是而非的隐喻、典故和意象,变得有些晦涩。

这种刻意的晦涩,也是艾格斯所希望达成的,淡淡的晦涩给恐怖带来了古雅的气质。

《灯塔》

这些特质,看似也延续到了《北欧人》中。

故事同样简单又经典,就是如雷贯耳的《哈姆雷特》,只不过把背景换成了维京时代的冰岛。

可以说你看了开头,就能知道结尾。

王子亲眼目睹了叔叔杀死自己的父亲,强占自己的母亲,埋着愤怒的火种在成年后潜入叔叔的领土,伪装成奴隶卧薪尝胆,伺机复仇。

甚至男主角的名字就叫阿姆雷特,但这似乎也是一种变相的折中和讨巧。

其实,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本身就取材于12世纪《丹麦史》中王子复仇的部分。

所以,你不能说艾格斯把《哈姆雷特》放在维京时代去讲述,是一种简单的嫁接,反而可以说是追本溯源。

它既回应了欧美主流观众对《哈姆雷特》这一经典叙事的推崇和滤镜,而维京时代和北欧神话又刚好戳到了北美观众的G点。

其实,从漫威系列的雷神、洛基,包括《海王》《魔戒》《霍比特人》《纳尼亚传奇》等电影,北欧神话以及相关元素,在北美主流市场一直是个大热题材。

《雷神》

而艾格斯作为一个小众的艺术片导演,把两个体系揉杂在一起,逼格和噱头都有了,也难怪欧美主流媒体的评价如此之高。

加之在院线受疫情和流媒体的影响,日渐萧条的情况下,高质量的史诗片大制作就成了一个救市的选择。

但以上二者,对于国内观众来说都不太好使。

在“文化差异”的视角下,《北欧人》从故事到主题的割裂,也完全暴露了出来。

先是这个“王子复仇记”的故事,如果艾格斯想对标的是《丹麦史》中的原型,但他本质上却还是离不开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的厚度。

原型中的丹麦王子一路披荆斩棘,最后复仇成功,是个标准的“恶有恶报”的大团圆结局。

而为了让故事复杂起来,《北欧人》无论在人物塑造和结局走向上,都更偏向莎士比亚的描述。

片中的阿姆雷特同样有一个巨大的转变。

随着复仇这一“天命”的降临,他从高贵纯真的少年王子变成了污鄙麻木的牲畜。

在复仇的过程中,他同样也有一个经典的“延宕”,而这些无疑都脱胎自莎士比亚的文本。

除了莎士比亚,你还能看到很多熟悉的模式。

当前来复仇的阿姆雷特见到自己被强占的母亲时,二人有一场关于乱伦的对话。

妮可·基德曼饰演的王后在儿子的耳边低语:“如果你杀了叔叔,再杀了兄弟,那么,最后就会成为国王,迎娶自己的母亲。”

又是一个西方经典的俄狄浦斯王弑父娶母的叙事。

这也是艾格斯的问题,他只是平铺直叙地把经典叙事套用了一遍,而关于主题的深度:比如哈姆雷特关于生存或毁灭的思考,俄狄浦斯智者受难的宿命,则全靠熟悉原著的观众自己脑补。

在神神叨叨的台词里,数次出现的“命运”“复仇”等字眼,生硬地宣告着导演照搬了经典叙事的框架,却没有开掘出什么新意。

哈姆雷特之复杂,在于他不竭的思索,无时无刻不试图发挥自己的主动性。

但《北欧人》中的王子,从一开始就是被父亲灌输了复仇的天命,随后的每次重大选择,也都是被不知道哪儿来的巫人给点醒。

甚至,最后决定复仇的理由就更简单粗暴了,就是一个梦中女神的指引。

但相比之下,除了王子之外的其他角色,比如叔叔、母后、奴隶少女其实都很有意思,但却彻底沦为了故事里的工具人,没有过多着墨。

尤其是片中的两个女性角色。

安雅饰演的奴隶少女为了不委身于国王,大胆地把经血抹到对方脸上。

演员本身妖冶静谧的气质和这个维京少女的生猛相得益彰,这也是安雅一次相当大尺度的尝试。

同样,妮可·基德曼饰演的王后,戏份很少,却占据了片中为数不多的高光时刻。

这个角色相当有趣,也相当饱满。

当王子靠着为父报仇的一腔热血,终于来到母后面前,准备拯救这个可怜的女人,完成个人的英雄史诗时。

王后则从受难的贤妻良母,变成满脸邪佞的美杜莎。

她说自己是被国王掳来的,王子不过是个奸生子,甚至亡夫之死也多半由于她的教唆。

“你为之复仇的父亲是个虚伪的懦夫,你要杀死的叔叔才是真英雄。”

这段话的信息量几乎可以衍生出另一个更有意思的故事。

阿姆雷特自以为是受到“天启”,可以让他死后升往英灵殿的“宿命”,不过是一场猥琐的私人争斗。

就像在雷德利·斯科特的《最后的决斗》中,一个女性的叙述可以解构所有宏大命题。

《最后的决斗》

但很可惜,艾格斯也没有给这个角色过多的发挥空间,而是用北欧神话的元素来填充故事线。

但相比于《灯塔》《女巫》中,神话意象和叙事的紧密咬合,在若隐若现间带来各种解读和言外之意。

《北欧人》中的神话元素却更多呈现为一些简单地挪用。

像是每隔一段就出现一次的巫人做法,以及频频出现的众神之父奥丁,命运三女神诺恩,智慧之神密米尔等神话原型的名号,都被硬生生地安插在男主的各种幻象中。

而这些对于国内观众来说都不太友好。

其实,把哈姆雷特和北欧神话放在一起,并非一个不合适的构思,因为二者确实有某种同构性。

和希腊神话中的神不一样,北欧神话中的众神有生必有死。

他们从一开始就预知了自己死亡的命运,这也让其叙事的主基调总是苦难的、战斗的、悲壮的、宿命的。

以神王奥丁为首,他和哈姆雷特一样也曾陷入忧郁,苦于在必死面前,生又有何意义?

这些神都是有缺陷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艾格斯想塑造的阿姆雷特以及北欧众神,和哈姆雷特甚至俄狄浦斯王都有相似的地方。他们都挣扎于对某种本质性的东西。

这意味着所谓“恐怖”,既不需要坏人,也不需要命运,所有不幸都是最天然的。

人生就是一个悲剧,悲剧本身没有喜恶对错,你没有办法通过除掉恶人而改变命运,是一种最自然的存在,它是人的本质。

你能感觉到艾格斯试图通过维京时代魔力,去唤回那些原始但庄严的力量,这对于当下的电影市场来说已经是很难得了。

但也许是为了浅显易懂,他也或多或少牺牲了自己最为人称道的视听。

在不尴不尬,不咸不淡的故事中,那些迷人的调度,节制的血腥,庄严的狂暴,全部都失掉几分色彩。

我们一边依旧在某些强烈的画面中,感受到艾格斯的创造力,一边可惜于这些偶尔的小亮点,对他来说还远远不够。

我们不能说《北欧人》完全地失败了,它依旧充满魅力,但总是遗憾于罗伯特·艾格斯的收敛。似乎每个独立导演在拥抱大制作后,总是需要一些退让和磨合。

当然,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找来看一看,我们也期待艾格斯的下一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