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发现,在影片的出品方里面,还有电影频道的名字。
这么一想,就非常合理了。
这部影片确实非常电影频道,也更适合拿到电影频道来放。
嗯,这就是原计划春节档上映,之后改到冬奥会之后上映的:
《我心飞扬》昨天终于正式上映了。
但看起来,影片的热度远不如预期,首映日票房仅有两百多万,最终票房预期,也勉强过千万。
而我这场,直接一个人包场了,感觉非常对不起影院的电灯泡。
当然,不管别人怎么看《我心飞扬》以及之前的种种风波,我对这部影片还是有期待的。
作为一个黑龙江人,大杨扬最成功那几年,刚好也是我上学的时候。说起来,也算是我们那个时代的运动偶像吧。
而这部以她为原型拍摄的运动题材影片,总是要看一下的。
当然了,影片最终呈现的效果,确实有些让人失望。
倒也不能说特别糟糕,但真的非常平庸,特别老套,你预期的所有热血和激动都很难看到。
这更像是一部将大杨扬的百部百科信息影像化的流水账,整部影片看下来,最热血,最感动的时刻,反而是结尾的几段真实影像,是那些选手当年夺金场面的重现。
那些场面反而更让人激动、热血,也更值得记住。
这就有问题了。
刚刚结束的冬奥会,让冰雪项目突然火了起来。而以冬奥首金得主大杨扬为原型的影片《我心飞扬》,选择在这个时候上映,原本也是想蹭一波冬奥会的热度。
以大杨扬为主角,讲述勇夺冬奥首金的故事,甚至,片头就打上了冬奥主委会特许授权的字样,这部影片,来头还是不小的。
只不过,无论作为人物传记类影片,还是运动励志类影片,这部《我心飞扬》算不上太出彩。
就像上面说的,《我心飞扬》给人的感觉特别旧,无论是这个故事的叙述方式,还是人物塑造,甚至音乐、剪辑各方面,整体都很落后,不像这个时代的电影。
之前看到有评价拿这部影片与《夺冠》对比,但显然,两部影片还是差得太远,基本没有可比性。
《我心飞扬》首先的问题是,实在太流水账了。影片的时间跨度很大,涉及的事件也非常多,连主演孟美岐在片中的发型都换了好几次(来告诉大家,影片时间跨度真的非常大)
故事从90年代讲起,讲她参加96年亚冬会,98年长野冬奥会,以及之后各种世界杯、世锦赛,一直到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获得首枚冬奥金牌……
这里面涉及的事件非常多,林林总总的,什么都讲了一点,却总有种抓不到重点的感觉,匆匆忙忙看到了她以及中国短道速滑队的十几年,好像有很多想说,又好像什么都没说出来。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其实还是,重点不清晰。
全片看下来,总是有些搞不懂这部影片要拍出来的目的。
你看哈,这部影片可以有几种方向。
要么呢,是人物传记的路数,关注女主杨帆这个角色,去深挖这个人物,以角色内心为剧情驱动力,去释放她的魅力,关注她的内心,以角色构成整部影片。
或者,也可以是更运动励志片一些,强调困难,激化矛盾,讲奋斗,讲浮沉,最终,是如何排除万难,突破自己,获得成功。
但其实呢,这部影片哪种都不是,或者说,哪种都没做好。人物并不突出,甚至有些扁平,而矛盾也算不上多激烈,只是把这些事都简单堆砌,罗列了出来。
这么弄,觉得不热血也就很正常了。
如果非要说核心,影片的核心更像是在讲:我们如何用了20多年的时间,夺得冬奥首金的故事。
于是,片中甚至会有“中国冬奥,就是因为你,又这么白白浪费了四年!”这样奇怪的台词。
但真要讲这个话题,其实又是另一部影片了,那可能年代跨度要更大,涉及的角色更多,从各个层面,去讲夺金的不易,讲各个层面的努力,众志成城,影片的视角也会更大,更宏观。其实呢,影片也没拍出来。
反倒是之前看大杨扬的采访,她提到一个大家在之前总是拿银牌,拿不到金牌的所谓魔咒,这个点倒是挺有意思的。如果真要是围绕这个“魔咒”来讲,其实也挺好的,也可以很有戏,但是,这显然也不是影片的核心。
于是,整部影片都会让你非常困扰,一直抓不到影片的核心,完全不知道影片的重心是什么,并一度失去观看的欲望。
尤其是,影片在还把很多篇幅,放在夏雨饰演的主教练秦杉与孟美岐饰演的选手杨帆之间的人物关系,以及衍生出的矛盾。
但是,这对人物关系,本就很荒谬。
夏雨出演的这个主教练秦杉非常有意思。他会让你在观影过程中,一度非常怀疑他存在的目的。
按理说,这是一个年轻,很有闯劲的青年教练(甚至在影片开头,还有他顶撞恩师的场面)。但他真当教练之后,你其实看不到他真的在教练这个位置上,起到什么作用。
无论是训练方法,还是技战术设定,哪怕有一场戏,都没有让人感受到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可是,这是国家队教练啊。
某种程度上,这个角色更像一个添乱的,找茬的,给女主添麻烦的。包括在训练以及技术提升上,他还和杨帆这个角色发生了几次矛盾。并最终靠成绩证明,人家杨帆才是对的,人家确实以自己的方式,拿到了金牌。
而教练做了什么呢,大概只有精神力方面的支持,也就是关心和背后的默默支持。
但这就有了另一个问题,如果只是后勤保障和场边加油叫好,那这个教练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很奇怪。
同时,当影片把戏份平均在了教练与队员两个人身上,杨帆这个角色就不可避免地被削弱了,变得扁平和无趣。
尤其是,当我们发现,这个教练基本没有什么存在的意义之后,就更加无法理解这种处理了。
比如,你在这样一部电影里,非要加一场夏雨去探望自己的老领导金老师的戏份,意义何在呢?女主杨帆的故事都没写好,反倒去关注教练秦杉的心路历程,是不是有些重心失衡呢?
依惯例,很多观众都会以为,这是一部大女主的戏。毕竟主角原型是大杨扬,主演也是明星。
戏份自然要压在她身上,去挖掘这个角色,以及她成功背后的故事。
如果要深挖这部分,其实是可以精彩的。
还是那个老问题,虽然影片的意义是讲述我们如何获得冬奥首金。但首金这个事情,其实太大了,太概念,不太容易跟观众有共感。
每一位运动健儿都不容易,每一个金牌(或者奖牌)的得主都让人敬佩。但是,你要说运动员们努力拼搏、获得金牌只是想要为国争光,实现国家金牌零的突破,难免会让人觉得有些空洞,有点太虚了。
这样的设定也离观众太远。
真要想有共鸣,还是要回到普通人的视角。
运动员也是人,有自己的情感和骄傲。好的运动励志题材,都能很好地将她们的情感具象化,并跟普通观众产生情感连接。即便不是运动员的我们,也能明白她们的野心与荣耀,感同身受,才会被感动。
但现在的影片,显然差得远。
事实上,真实的夺金之路上还是有很多戏剧性内容的。比如,大杨扬在1998年长野冬奥会,两次都因犯规被罚下,但这并没有打击到她,反而让她吸取了经验。
电影里是说她去国外学习先进的弯道技术。但用大杨扬的话,其实她通过失败,更理解了战术的运用和团队协作。速滑的战术其实跟长跑类似,不能一个人傻跑,都是要有团队协作的。
其实在片中也有展示团队协作,不过主要是讲韩国运动员怎么靠团队搞我们。而当年大杨扬夺得500米首金时,也是有团队的功劳的。比如,当年队友王春露对韩国选手的牵制,也进一步稳住了大杨扬的金牌,而王春露在那场比赛,获得的是铜牌。
而之后的1000米,大杨扬又一次获得了金牌,而这次的成功,同样少不了银牌获得者小杨阳的功劳。
我们可以看看当时北京晚报对他们的采访。
为什么要专门聊这个,因为,在这个金牌背后,其实有非常多充满戏剧性,让人感动的故事,有成功,也有背后的默默奉献,同样很精彩,很感动。所以,大杨扬才会在之后的采访提到团队协作这件事。
只可惜,影片并没有关注这些。
要说戏剧性,影片倒是也有,但更多是自己生造一些非常刻意的矛盾。比如,影片第一个冲突的情节点是,女主杨帆马上要参加亚冬会决赛,这时候,她父亲意外遭遇车祸,正在医院紧急抢救中。
这边比赛马上开始,那边父亲情况危急。
到底是继续比赛,勇拼金牌;还是孝字当先,去见父亲最后一面。
影片设计了一个忠孝两难全的道德困境,以增加影片的戏剧性。
但这样的设定,实在太设计了,反而会让人觉得非常生硬,会削弱影片的情感力量。
而真实情况是,大杨扬的父亲确实是因为车祸后遗症去世的。但远没有影片这么戏剧性,也没有这种忠孝无法两全的设定。
这是当年南京晨报的采访
实际上,搞出这种忠孝难两全的戏剧化剧情,只是创作者自己为增加戏剧冲突硬加的,只是,实在太生硬了。
这种撒狗血的冲突设计,似乎是创作者非常喜欢的。在之后500米夺冠段落,也有类似情节。那一次是女主即将参加决赛,却因为预选赛脚腕被割伤,鲜血染红了袜子,却还要带伤上阵,咬牙上场,最终,拼得金牌。
怎么说呢?
这样的剧情,倒也不是不好,只不过,太刻意了。
大概就是这样一个片子,也不至于很差或是很雷,但剧情实在太平淡,人物又很扁平,再加上老套的配乐煽情,莫名其妙的狗血剧情,总会让人非常遗憾。
大概呢,放在电影频道,随便看看还可以。
但,也只能这样了……
至于孟美岐的表演,我觉得其实还凑合,起码不至于特别出戏。当然,你也没办法要求她能赋予这个角色更多内容。或者,这也是我们觉得这个角色太扁平的原因之一吧。真加很多考验表演,深入角色内心的戏,她确实也未必扛得住。
现在起码不出大错。
回到2002年,大杨扬当年获得冬奥首金,赛后她兴奋得大喊:
我是杨扬A,不是别人,我要滑出我自己来!
现在听到这句话,还是让人很兴奋,因为很真实,也很发泄。
这是一句人话。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