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丽
“没有可以永久保存的东西,莫高窟的最终结局是不断毁损,我们这些人用毕生的生命所做的一件事就是与毁灭抗争,让莫高窟保存得长久一些,再长久一些。”
坚持、坚守、坚韧,这番话有着足以让人肃然起敬的敬畏。从半个多世纪以前到新时代的今天,这份乐观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一代代莫高窟的守护者,尽数奉献青春年华也毫不吝惜。近年来,为了褒扬“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不同形式的文艺作品聚焦于以樊锦诗为代表的“莫高窟守护人”群体,以生动故事记录了他们的感人事迹和奉献精神。日前,由甘肃省广电总台制作的4集广播连续剧《青春敦煌》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播。该剧以青春之名,讲述新老几代敦煌人的青春追梦故事,以青春的故事见证几代人的青春奉献。
用文艺书写青春
作为甘肃文艺人充分运用多种文艺形式宣传敦煌研究院文物保护利用群体的新作,《青春敦煌》独辟蹊径,以80后、90后石磊、丁一、李潺潺、陈丽等新一代敦煌人的经历作为主线,穿插着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李云鹤为代表的老一代敦煌人的故事。全剧以十多年来的敦煌研究院的发展为“经”,以生动细致地讲述研究生毕业的石磊、丁一如何扎根敦煌的青春历程为“纬”,展现了他们在前辈的带领下、在信念的支撑下、在科技的加持下,投身莫高窟的文物保护工作,克服物质诱惑与现实工作生活的困难和情感上的牵绊,与李潺潺、陈丽等年轻伙伴们相互扶持,一同成长为新一代“莫高窟守护人”的过程。
广播剧《青春敦煌》的可贵之处在于,如拉家常般亲切细数年轻一代敦煌儿女在戈壁滩上立业成家、扎根西北的人生历程,展现新时代可亲、可爱、可敬的普通中国人形象。该剧的人物原型和故事都能在敦煌研究院找到真实人物事迹和项目案例,是主创团队深入敦煌研究院采风、剧本七易其稿的结果。
剧中,李潺潺第一次带石磊和丁一到112窟看著名的反弹琵琶壁画,他们就被敦煌的美所震撼。两个大男孩面对着大唐文化在历史上留存的永恒符号,直喊着“想哭”!一眼好奇,一眼终身。石磊和丁一“孔雀西北飞”,从深圳到敦煌,他们不是没有忧虑,还不禁自问:“咱俩能待得住吗?”然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的豪迈与勇气鼓舞着他们,从当一年讲解员“背窟”开始,感受莫高窟的博大精深、培养对敦煌的情感,到发挥专业特长攻坚克难,完成了诸多技术难题,他们不断成长着。当然,这近十年的经历也不是云淡风轻的,正如两位男主角所经历的:石磊做项目遭遇“卡脖子”难题还摔坏了昂贵的镜头,但敦煌研究院依旧提供各种机会让他学习进修并委以重任;丁一刚到敦煌很不适应,他犹豫动摇过,直到在文物保护中心成为“面壁人”后“一画入眼,万事离心”,真正在敦煌待住了。剧中所讲述的故事,表面上看是敦煌研究院对年轻人好、重视年轻人的培养,实际上讲述的是一代代敦煌文博工作者信念的传递。正如剧中创作者借角色之口所说的,“原来听前辈们讲‘择一事,终一生’,觉得有点夸张。现在明白了,就是不吹牛不说大话,在敦煌待下去,一直一直待下去。”
以科技守护敦煌
《青春敦煌》所展示的,不仅仅是一批当代中国青年人奉献青春的形象,同时也讲述和展现了这批年轻人以全新的科技手段、全新的保护理念守护敦煌的当代中国文博事业、文物保护工作发展“新形象”。
从1979年敦煌莫高窟对社会、对世界开放,当敦煌研究院的科研人员拿出1908年拍摄的莫高窟照片和现在对比,发现100多年间变化很大。现在的壁画很模糊,颜色也在逐渐褪去。再往后发展,全都消失了怎么办?壁画和人一样,不可能永葆青春,只能延缓“衰老”。岁月给敦煌带来的难题,需要新时代的敦煌人用心解答。剧中,石磊、丁一这一代具有计算机和化学技术背景的科研人员,正是解题人,他们的使命就是要为每一个洞窟、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建立数字档案,利用现代数字技术,展示莫高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精美洞窟艺术。保护、研究、弘扬是敦煌研究院的使命,保护与开放都很重要,要利用数字技术让莫高窟“容颜永驻”。
毋庸置疑,新时代文艺的美学气质,还存蓄于信息科技对文艺生态的深刻影响中。全剧的时间脉络和情节节点,正是与敦煌研究院过去十几年的数字化项目同步。现实中,2016年4月,“数字敦煌”上线,30个经典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向全球发布。剧中,石磊在西北大学数字化科研成果鉴定会上汇报《数字平面图像与墙面起伏度的几何校正数学模型》,讲述团队以莫高窟第254窟数字化为例,进行了石窟狭小空间内立体面摄影采集和图像处理的研究过程;在敦煌文博会现场,李潺潺在文创产品展台,讲解敦煌研究院和腾讯合作的以敦煌石窟的藻井图案为灵感的数字创意活动;随着敦煌数字展示中心球幕影院竣工,由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制作完成的首部超高清8K数字三维球幕电影《梦幻佛宫》首映……这些现实文博保护案例与文艺创作交相呼应的情节,实际上也是《青春敦煌》的创作初心——择取最能代表中国变革和中国精神的题材,努力展示生动立体的新时代中国形象。
在全剧最后,创作者借樊锦诗之口,描述了眼前这批更为自信、自强、自觉的中国青年,“一代比一代强,看看对面的莫高窟吧,他们守护得多好啊!你们没干完的事他们接着干,干得很好。”“他们想到了,做到了,做得特别漂亮!我跟他们在一起特别高兴,好像也年轻了。变化的是世事,不变的是精神。”这种信念,正是“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其源自于敦煌,也守住了敦煌,书写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史诗。
《青春敦煌》作为一部贴近时代、富有青春朝气的文艺作品,在主题内涵、情节铺陈和人物塑造上用心、用情、用功,在制作和演绎上精心、精良、精准。特别是人物设定充分考虑到广播剧是以听觉和语言为主要接受方式的艺术门类,为两位男主角量身设计了富有特色的山东方言与四川方言,在富有辨识度的同时也让全剧的轻喜剧效果更为突出。此外,针对广播剧在时空转换上的灵活性,需要有特殊的环境氛围营造,切入了如九层楼铁马风铃声、吉他声、网络游戏开屏声、挥袖铃铛声、琵琶声等,还配以《羽调绿腰》的背景音乐、声乐套曲《敦煌廿咏》和歌曲《夜空中最亮的星》《画》等,甚至是可以录音的小礼物,极大拓展了戏剧情境展开的时空,真实还原时代生活的原貌,给听众以丰富的听觉体验。
从2000年经典舞剧《大梦敦煌》首演到2022年广播剧《青春敦煌》首播,以文艺作品的方式让敦煌“活起来”、带动敦煌“走出去”,已经成为甘肃文艺工作者的共识。随着全社会对优秀传统文化愈加重视,“敦煌热”持续被重视的背后不仅仅是千年古老神秘的中华文明,更重要的是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敦煌文化、中华文明,是新时代中国人对于民族文化更为深沉的热爱以及更为自信、自觉精神面貌的增强。今天的莫高窟,在科技的加持下仿佛经历了“逆生长”,与此同时,在《青春敦煌》中所传递的正是新一代敦煌守护者举重若轻的当代中国精神诉说。
(作者系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副院长、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