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京冬奥会的火热进行,冰雪运动题材电影和电视剧也大受关注。因为人们不只对冰雪运动员们的赛场表现感兴趣,更对这一群落的生活、情感以及这项运动对他们意味着什么,感到好奇,影视剧正是满足这种好奇心的窗口。

  在电影的百花园中,冰雪运动题材电影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和审美价值。这类电影往往用美轮美奂的影像展现皑皑冰雪里的速度与激情,用精彩动人的故事表现运动健儿拼搏奋进的体育精神,展现竞技美、视觉美与人性美,是类型电影中艺术性与观赏性结合的典范。

  《冰上姐妹》剧照

  《破冰》剧照

  国产冰雪运动题材电影:真实质朴

  我国冰雪运动题材电影起点很高。195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制作的经典冰雪题材电影《冰上姐妹》讲述了三个“姐妹”的冰雪故事,带有“十七年”时期电影的显著特点。女主角丁淑萍在运动场上一鸣惊人,战胜了数年连冠的王冬燕,引起王冬燕的嫉妒,导致两人不合。丁淑萍对此毫不在意,还主动热情地帮助王训练中学生于丽萍。三人经过一系列赛场竞争和情感波折后重归于好,最后在全国比赛中都刷新了纪录。作品具有浓厚的时代特色,比如这些“冰上姐妹”并非专业运动员,而是工厂普通工人和学生。作品真实还原了当时车间生产和普通民众的文体生活,展现了一种昂扬的基调。

  1999年的电影《冰与火》以我国速滑运动员叶乔波为原型拍摄,呈现了速滑运动员邓羚以顽强的意志和超常的毅力超越自身的极限,克服严重伤痛,奋力拼搏,终于在国际赛场上为祖国赢得荣誉的故事。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一群具有十多年冰龄的职业运动员作为主演,具有一种真实质朴的艺术质感。作品在摄影、音乐、技术上有了全面进步,特别是用流畅的运动镜头展现了滑冰赛场上紧张激烈的氛围,更追问了体育之于个人的深层意义。

  2008年的电影《破冰》讲述了我国短道速滑运动员大杨扬、王濛等多名世界冠军,以及短道速滑教练员孟庆余的模范事迹。作品以普通人的视角,还原了一位著名教练的人生,真实展现了当年我国速滑运动员们艰难训练成长的过程,也第一次展现了孟庆余因为全身心投入工作而没有尽到家庭责任的酸楚,情感朴实动人。

  2010年的《冰刀双人舞》是一部小成本电影,叙述非职业运动员出身的男主角郑炀如何和意外受伤的女主角职业运动员耿小美,由开始互相看不上到最后结成组合,为观众带来精彩汇报演出的故事。这部电影加入了不少喜剧性情节,比如两人戴着手铐一起生活、训练,令人印象深刻。

  2015年的《冰球小王子》,则讲述了几位来自中西方的冰球少年,在教练的培养下经过磨合和成长,最终形成冠军团队的故事。电影真实反映了近几年国内青少年冰球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的现象,填补了这方面题材的空白。

  《冰球坏小子》剧照

  《冰上奇缘》剧照

  国外冰雪运动题材电影:类型丰富

  冰雪运动起源于西方,具有较为广阔的运动基础,因此西方冰雪运动题材电影相对来说起步更早,数量更多,类型也更丰富,是一种比较成熟的类型电影,特点显著。

  这些影片具有高度类型化的特征。无论人物塑造还是剧情设计,都严格按照类型电影的设定,商业性很强,这一特征又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是喜剧风格。比较知名的《冰刀双人组》,脑洞大开地表现了男性运动员查兹和吉米报名参加花样滑冰双人比赛的搞笑历程——一个粗犷、一个阴柔,从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到同仇敌忾结成组合,最终赢得比赛。叙事融入了爱情、动作等多种类型,结尾甚至还加上了黑帮片的追踪戏份,极尽夸张之能事。《冰球坏小子》中,男主角道格本是体格强壮的酒吧保安,在一次观看冰球比赛时,将不满观众嘘声的球员痛揍,随后他阴差阳错地加入了当地一支冰球队参加比赛。

  二是传奇性。比如《冰上轻驰》表现四个来自牙买加的运动员,夏奥会没通过田径选拔,竟然凭着惊人的意志进军冬季奥运会,最终在雪橇滑行比赛当中取得骄人成绩。

  三是与爱情戏份的结合。比如《冰上奇缘》就展现了男主角道格和女主角凯蒂两人由简单的组合关系慢慢变成恋人的过程,尤其是开篇两人在赶路中相撞认识,是爱情电影的套路。《雪场女孩》也是表现男女主角在磨合中由相知到相爱的过程,剧情比较套路化。

  另外,冰雪运动题材影片都有较强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西方的体育制度多采用市场机制,运动员要自己筹资参加训练及比赛,故西方冰雪运动题材电影更多表现个人的能力,具有鲜明的个人英雄主义倾向。比如《冰上奇缘》女主角凯蒂是一位能力高超、家世优越的冰上芭蕾选手,优秀到28个男搭档都无法匹配她的能力。《冰刀双人组》中的两位男性主角都曾是世界冠军,具有超强的个人能力。《冰雪公主》里,女主角凯茜更是天资聪颖,本来已经被保送到哈佛大学,但后来还是展现了惊人的滑冰天赋。《火爆群龙》《冰上狂欢》则展现的是具有天赋的教练,如何将一支二流球队带成冠军队伍的故事,充满跌宕起伏的戏剧转折,具有激动人心的励志力量。

  筹拍中的冰雪运动题材电影:叙事升级

  随着冰雪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国冰雪运动题材电影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在不停进步,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色和文化品性。

  比如,强调超越个人之上的价值观表现。《冰上姐妹》中,主角丁淑萍是集体主义的典型象征性人物,具有强烈的大局观念,带有深刻的时代印记。她在登山训练时,不计前嫌、义无反顾地救下了独自训练的王冬燕,导致自己腿部受伤,错过比赛。她还毫无保留地教授新人于丽萍,也体现了一种薪火相传的精神,这些是国外电影少有的。

  大部分作品强调对现实主义的坚持。中国冰雪运动题材电影多以真实原型人物为表现对象,着重表现他们身上乐观坚韧的英雄主义,具有很强的精神激励作用。不过也要看到,我国冰雪运动题材电影客观上与国外同类题材电影还有些许差距。我们的影片更多是采用平铺直叙的手法,缺少结构上的创新,有时候为了追求真实而牺牲戏剧性,市场接受度不够。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中国冰雪题材电影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心飞扬》《破冰少年》《极致回旋》《雪舞》等大批作品正在筹拍中。未来,中国冰雪题材电影可从本国体育电影和国外优秀冰雪题材电影两方面汲取营养。

  一方面,比如可以借鉴国产经典体育电影《女篮5号》《沙鸥》中,注重对人物心理世界的开掘,更加凸显人的主体性,不仅需要描写训练场上的汗水和比赛场上的鲜花荣誉,还要讲清楚体育对于个人的意义是什么?应通过人物的内心转变强化戏剧动力,让人物具有丰富立体的性格。此外,还应加强数字科技的应用,借鉴《夺冠》《破风》等电影的经验,用特效技术呈现冰上世界的独特画面奇观,做到艺术与技术的融合。

  另一方面,借鉴国外优秀冰雪题材电影讲故事的方式,大胆创新戏剧结构,融入更多的艺术性想象,做到将价值传递融入自然顺畅的故事情节中,让冰雪题材电影更主流,也更好看。相信由于北京冬奥会的火热举行,中国冰雪运动题材电影创作也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春天。胡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