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的电影大家都看了吗?
大年初六,我们组织了《奇迹·笨小孩》的五城连映活动。邀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的朋友们共同观看这部影片。
五城观影报名开始后,短短两小时内,电影票全部售空。每城每场座无虚席,甚至不乏一些朋友二刷观影。
为了选到心仪的位置,好多观众提前一个小时就来排队,热情高涨。看电影也卷起来了,非常适配本片的“打工人精神”!
广州站有好几个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来看,是他们的孩子帮报的名。
上海站、深圳站都有一家人带着小朋友来看。
现场观众比想象中覆盖的年龄段更为丰富。
在大家的反馈中,这是一部适合全年龄段全家观看的合家欢电影无疑了。
“春节档必看”、“催泪弹”、“全员演技在线”、“笑泪交织”、“热血燃情”等是观众反馈的高频词。
深圳站的桃子们显然感触更深。“京基100”、“华强北”、“台风天”等,都是深圳打工人熟悉的场景,几乎无缝代入,十分有共鸣。
对于这部电影,我们聊过很多,也夸了不少,但是任何赞美也比不上观众发自肺腑的口碑,不妨直接来看看这些观影的朋友们是怎么表达自己的观影感受吧!
有人说在开工前看这部电影,感觉“热血满满”。
有人说这是“笑点泪点和转折力度都刚好的逆袭故事,结局与配乐燃起了打工魂”。
还有人说“大开大合看够了,小兵小百姓也能创造奇迹。”
影片想要传达的,观众都清晰感知到了。
那些属于奇迹的瞬间,确实也一次又一次集中了我们。
作为一个纯原创的建党百年献礼影片,能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把故事做到这种程度,实属不易。
它的创作过程本身,就已经在以深圳速度狂奔,也由此,与故事里在深圳创业的青年景浩产生了某种程度上的互文。
电影里,景浩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奇迹。影片外,这部电影本身也完成了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它不像文牧野的第一部银幕作品《我不是药神》那样,有故事原型可以着力,也不像我们见惯了的历史题材那样,有历史事件作为依托。它的故事时间段精确在十八大之后,2013年,这是个非常微妙的时间节点。
距今不到十年的时间跨度,大部分观众切身经历过那个时间段,对那个年代有着清晰的记忆,以至于影片中的现实质感将面临着观众更为严苛的考验。
十年内的小幅跨度在电影世界中非常难拿捏,这种“近当下”的影像在与当下作出差别感的同时还要注意把握细微的尺度,这就对影片的真实质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影片的完成度如何呢?
景浩的好景手机维修小店里仍然在拆解iPhone5s,详细的拆机流程厚厚一本,整个华强北仍旧以翻新、拆机、维修为主营业务。
甚至是景浩用的手机、骑的电动车、他和妹妹租住在深圳的房子、后来的“工厂”等,全都准确地复刻着2013年的近当下质感。
这背后的隐藏人物便是曾凭借“唐探”夺得金马最佳美术指导的李淼。
这是李淼与文牧野的第二次合作,在《我不是药神》中,我们已经见识过他的“神油店”空间,到了《奇迹·笨小孩》,他创造出的工厂空间更是还原了一贫如洗创业者的初创期生态。
我们走进真实的影像空间,更走近了真实的电影人物。
景浩和他的“合伙人”代表的正是我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节点下的那一群筚路蓝缕的创业人。
无论是齐溪饰演的汪春梅还是公磊饰演的张龙豪,或者是许君聪和王宁饰演的两位网吧大神,再或者是坐在轮椅上的“霸道老姜”钟伟。
他们都是平凡到毫不起眼的打工人,甚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但这群人却在景浩的培训下,以全人力手工操作,达到了不输国际工业生产线的通过率。
全触屏智能手机的灯下拆机流程,我们用无数人力筑起了中国制造的脊梁,进而如同片中的景浩一样,赢得了进入“中国智造”的初始门票。
回想2013年,智能手机风潮刚起,移动支付的时代也还未到来,在智能化萌芽期,一切都有无限可能。
这是一个诞生奇迹的时代。
景浩的奇迹,也恰是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奇迹。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