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类综艺,其实我们也见过不少,但像《导演请指教》热度这么高的导演类综艺,几乎算得上是今年非常值得玩味的一个行业现象了。
当然,这个热度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争议。
从一开始,大家质疑制片人团队的审美趣味、不屑于专业鉴影组的评论、对节目挑选的导演也有诸多嘘声……各种声音交杂,有自来水就有无脑黑,私人化的审美旨趣与专业性的影视评价各说各有理……
整个场面,像极了真实的电影创作市场。每当一部备受关注的电影上映,好评与差评总是互相撕扯,这是电影作为一门大众艺术与生俱来的话题属性。但归根结底,电影是银幕视听的艺术,没有导演阐释、不论场外因素,最终留给观众评判的只能是银幕上一个又一个的作品。
当热闹的人群与纷杂的声音退潮,最终留下的是真正对电影感兴趣的观众和对电影艺术有追求的导演,我们最终看到的,是这些导演在一部又一部短片作品中呈现出的成长。
从这个维度来说,《导演请指教》确实给电影行业埋下了种子,一些很可能在未来的电影市场大放光彩的导演在几部短片中完成了自己的破土之路。
很多朋友应该都在微博热搜上刷到过曾赠导演的短片《爱情》。这个翻拍自《大话西游》的爱情故事,充满了写意与浪漫。
跟很多人一样,我也是从这个短片开始爱上曾赠导演的。她每一个作品都让人感受到她的恳切、真诚,又非常细腻。
不仅曾赠,德格娜、钱宁黄等几位被发掘出来的优秀青年导演也让人印象深刻。
这些带给我们新鲜感的优秀导演,在传统影视行业中或许短期内难有机会施展拳脚,但是他们以综艺的形式创作出一部又一部被观众看到的短片作品,这就已经为未来的长片创作做出了积累。
电影的终极目标是抵达观众,从这个意义上说,《导演请指教》给了这些导演走进观众视野的机会。自此之后,他们有了更多观众认知度,未来的长片创作也指日可待。
从同一导演的几部短片中,我们非常清晰地看到了他们的成长。在这个全方位模拟预演电影创作上映过程的舞台上,他们经历了一次又一次搓磨和洗礼,每一个短片都是一次蜕变。
以“年度价值”导演曾赠为例,四个短片,就是她作为导演的四次成长。
第一阶段改编IP《大话西游》带来的短片《爱情》,可以说是开局即惊艳。
原本,想要将《大话西游》这样全民熟知的IP进行二度创作并非易事,打碎和重塑都要显得更为艰难。但曾赠非常巧妙地化用了紫霞仙子与至尊宝的服装道具,以道具勾连起IP形象记忆,再将现代爱情缝合于故事主题之上。
景区里搞服装租赁、电影放映的青年,城墙上扮紫霞仙子、绝望等待的姑娘,在《大话西游》的爱情场域中自然而然生发出爱情的萌芽。在写意与写实之间,爱情的真实与浪漫一层层荡漾开去,在戈壁流沙中蒙上金色的晕影。
曾赠的巧思与细腻,在这部《爱情》中展露无疑。而到了第二部短片《明月的花园》我们则从更为女性的视角感受到了一个少女的成长。
她将少女内心的巨变与外部世界正在经历的非典相呼应,导演的意图清晰地传达出来——少女的成长看似不动声色,内里却是一场天塌地陷的重生。
女性的自我观照在这部短片中呈现的淋漓尽致。但紧接着,在第三部短片中,曾赠放弃性别表达,突破固有印象,转而奉献出更具实验性质的短片《到我了》。
它用一种颇具实验性质的形式抽象浓缩了每一个打工人生活中都遭遇过的辛酸委屈,这种更为普遍的大众情绪构成了整部短片的情感基底。我们也看到了导演在寻找观众情绪共鸣上一次又一次不断的升级。
到了最后一个段,曾赠凭借一个美食+亲情的短片故事《辣椒炒肉》打动了大家,并最终获得了“年度价值”导演的美誉。
在这个故事里,曾赠已然找到了引发观众情绪共鸣的最佳方式。
借由辣椒炒肉这样一道家常菜,传达出异乡打工人对家的眷恋,亲情的主题自然而然浓缩其中。而在外部环境中,曾赠淡淡几处闲笔就勾勒出后疫情时代的北漂族群生存状态,相较于《明月的花园》中对非典疫情的描摹,这一次《辣椒炒肉》对新冠疫情的呈现则融入得更为自然巧妙。
四个阶段,曾赠用4部不同风格、质量上乘的短片完成自己的一次次成长。从这些短片中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萌芽、青春的悸动、亲情的温暖……也看到了一位导演的成长轨迹。
而另一位成长明显的,当属德格娜导演。
这位蒙古族导演,一亮相,就用短片《回到伯勒根河》带我们回到了草原。
影片翻拍自谢飞导演的长片《黑骏马》,从藏族到蒙古族,在德格娜的《回到伯勒根河》中完成了一次民族属性的迁移。
德格娜保留了马的意向,更多加入了自己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思考,其中还流露出少数民族群落与主流文化之间的融合与碰撞。
一直以来,德格娜遭受的质疑主要集中在题材的单一性上,甚至被一些朋友认为是“只能拍少数民族题材”的导演。但让人惊喜的是,在最终赛段,德格娜奉献出的《借光》证明了她的能力并不囿于题材。
《借光》是一个非常地道的发生在北京胡同小院儿里的故事。一对夫妻去找一个北京大爷理论孩子挨打的事儿。夫妻俩跟大爷各说各话,年轻夫妻念叨着“你孙子打了我儿子,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赔礼道歉”。大爷念叨的是“你们房子当了我院子里的太阳”。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话题,最终却完成了剧作上的互文。
它的巧妙,不仅仅在于短片结尾处城市高楼反光的精妙一笔,更在于剧作上的细细铺排,孩子被打是因为窗口的阳光位,老头被打还是因为想要讨回点晒太阳的权利。“光”成为叙事核心,也成为强大的隐喻。
从这几部短片中,我们看到了德格娜的成长,在导演技法甚至包括市场思路上的成熟。
包括钱宁黄,我们见证了一个“老社恐人”为了自己的短片,一点点从不敢与人交流的状态,慢慢成长为能够与演员制片人甚至包括现场观众流畅交流的类型片导演。
他的《人人都爱查尔斯》《错误选项》等都充满类型意识,每一次都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在这个节目里,这些优秀的青年导演们学会的不仅仅是如何驾驭一个题材、如何成为更好的导演,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拟真的舞台上,他们学会了承受一部电影应该承受的压力,来自制片人、观众、影评人、学者专家等全方位的考验。
多方话语构筑了一个非常逼真的舆论场,节目把观众放在C位畅所欲言,让导演与专业鉴影组的老师和观众直接对话……对于创作者而言,这个舞台是一个非常具有冲击力的场域,所有的优缺点都被无限放大,即时反馈。这对导演的内心无疑是一种历练与塑造。
面对王一淳的短片《最佳女主角》,制片人方励毫不客气,直言自己对这个题材完全不感兴趣。
“电影拍得挺流畅、故事也讲得挺流畅的,就是我不喜欢,所有娱乐圈的事儿我都不喜欢。”
在这个节目里,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仅是制片人的特权,所有观众也都有了吐槽的机会。有更多毫不掩饰的喜恶评论在这个舞台上层出不穷。
“自我感动和感动不是一个东西”
“为什么不能是一个女人去娶男人?”
“有生命力的东西是值得被记录的”
“好的片子就是没有争议的”
“我们不知道高级在哪里,但是低级一定是有底线的”
虽说众口难调,但大家还是在矛盾中和争执中不断求同存异,在自我表达与市场之间寻求平衡。现代语境下,每一位创作者都该有一颗强心脏,去倾听四面八方声音,这些导演还没有真正走入电影市场就已经练就这个本领,无疑是一种宝贵的经验。
电影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这个综合背后,是无数人燃不尽的热爱。
节目里,我们经常看到嘉宾、观众、制片人各抒己见、争执不下,甚至也看到过导演在台上百口莫辩无从解释的时刻。
尤其是涉及到文艺片与商业片之争,制片人和专业鉴影组经常能够你来我往讨论几个回合。
这些争论和辩驳,都从各自的身份出发,一字一句都说明,每一个人都在用心做、用心看。
就像是制片人陈祉希说的,“制片人就应该起到制片人的职能,制片人的责任是什么?一方面要陪伴导演呈现出一个作品给观众看,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为投资方的投资负责。我们其实就是起到平衡的作用……我们用多少钱去拍我们自我表达的文艺片,又用多少钱去拍商业片去打动观众、真正获得票房,真的要从各个维度去平衡……
虽然大家岗位职责不同,但是却对电影有着同样的热爱。也正因此,我们才能从这个节目里看到恳切的批评和真诚的赞美。
无论是观众、影评人、学者、制片人,对电影的热爱驱使着大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全情投入地讨论、辨析。
而影视行业幕后的工作者们,摄影、美术、剪辑、声音等各个细分工作者,他们的辛劳也在节目中被我们看到,他们鲜少走到台前,却一直支撑着电影的地基。
这么多人、这么多岗位,大家一次次争执,却又一次次求同存异,携手前行。如果要说有什么缘由非将大家聚在一起,大概就是心中对电影的那份执着和热爱吧。
就像是决赛阶段节目组特邀嘉宾唐国强和刘晓庆说的那样,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因为热爱,各种不同岗位职责的电影人投身其中,也因为这份热爱,一代又一代电影人传承着中国电影的薪火。
热爱不止,光影不灭,这一颗颗种子正蓄势待发。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