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观察者网李丽】国内知名一次性医疗设备供应商美**际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际)于近日发布了赴美上市的条款,即将正式登陆美股市场。此外,美国证券交易**的文件也显示,最近几周,至少有6家中国公司提交了在纽约上市的文件。

去年8月到今年1月,只有1家中企司在美国IPO

综合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路透社14日报道,美**际医疗科技公司(MHUA)本周(16日)将在纳斯达克首次公开上市。这家面向全球出售医疗用品的公司计划筹资5750万美元。

据数据提供商Dealogic称,虽然金额相对较小,但美**际将成为自去年10月另一家中资公司联拓生物(Lianbio)在纳斯达克IPO并筹资3.34亿美元之后,第一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美**际医疗科技公司成立于1990年,总部位于江苏扬州,上市之前就已服务于中国以及欧洲、美洲、亚洲等30多个国家的医院、药房、医疗机构和医疗设备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医疗器械供应商。

Dealogic的数据显示,从2021年8月到2022年1月,只有一家中国公司在美国进行了首次公开募股,而去年同期为20次。

路透社14日报道称,去年前七个月,中国企业在美国筹得128亿美元,但6月底滴滴在纽约上市引发中国监管机构严查,这些交易暂停。

公开报道显示,2021年7月2日,中国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在微*公众号宣布对滴滴出行启动网络出行安全审查。公告称,为防范国家数据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保障公共利益,依据《**国家安全法》《**网络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滴滴出行”实施网络安全审查。

2021年12月3日,滴滴出行宣布,启动在纽交所退市的工作,并启动在香港上市的准备工作。

路透社报道截图

然而时隔几个月,一些规模较小的中国公司正重新推动在美国出售股票,相信自己不会成为新规的管制目标。他们认为新规想要阻止的是那些处理大量数据或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公司。路透社根据查阅到的申报文件报道称,至少有6家中资公司最近几个星期内提交了在纽约上市的文件。

不过银行业人士表示,这些上市计划都是小型的首次公开发行,融资规模从100万美元到3500万美元不等。

这些小型的IPO可能一时也不会催生中国公司在美国的大规模上市,因为很多大公司在去年中国监管风暴之后,目前仍在持观望态度,希望看到海外上市新的监管规定进一步明朗化之后再作打算。

保险经纪公司恒光控股高管张久林认为,美国和中国的监管机构都希望像恒光这样正当守法的公司能够通过上市做大做强。他的公司于1月18日向美国证券交易**提交了IPO招股说明书草案,计划今年晚些时候在纳斯达克上市,筹资多达1960万美元。

对于中国加强对数据出境的审查将阻碍恒光在美国上市的担忧,张久林淡化了这一担忧,称恒光没有收集敏感的个人客户数据。

美国证券交易**的文件显示,除了新的IPO申请外,今年还有10多家中国公司修改了IPO文件。

赴美上市企业。截图自CNN

中资公司恢复申请赴美上市,让市场参与者看到了一线希望

未来,中国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依旧面临严格的网络安全审查。

公开报道显示,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多部门日前发布“网络安全审查办法”,最新版“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将于2022年2月15日起施行。其中,明确要求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网络平*运营者赴国外上市必须申报网络安全审查。若存在国家安全层面上的风险时,将禁止赴国外上市。

此外,中国证监会去年12月下旬就境外上市相关制度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称,将对境内企业直接和间接境外上市活动统一实施备案管理。

路透社引述一位驻香港的股权资本市场银行家的话说,目前一些中国公司申请在纽约上市并不意味着中国的监管力度有所放松。“这些申请太小了,不具有相关性。我认为短期内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放松,”这位银行家说。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上个月在一次有外国金融机构高管出席的会议上透露,中国和美国在协调有关在纽约上市中国公司的监管法规问题上正在取得进展。

恒光控股公司高管张久林表示:“我们已经看到了来自中国证监会的积极表态。”

同样正在申请在纽约上市的电子元件制造商奥斯汀光电(Ostin Technology Group)董事长凌涛也向路透社表达了一种乐观的看法。

“对于像我们这样的小型股来说,我认为中国的新规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凌涛说。凌涛的公司希望今年3月在纳斯达克上市,计划筹资1500万美元。

路透社查阅的美国证券交易**的文件显示,除了至少6家中资公司提出IPO申请外,今年另有十几家中国公司修改了它们的IPO文件。

私募股权公司PAC的创始合伙人廖明向路透社表示,中资公司恢复申请赴美上市,让市场参与者看到了一线希望。

《金融时报》2月7日报道称,过去十年,中国一直是美国境外企业上市的最大来源地,并已成为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这两家证交所一直在印度和新加坡等国寻找中国公司的替代者,以帮助填补空白。与此同时,两家证交所的高管也私下对监管机构和政界人士进行游说,希望允许中企赴美上市。

2020年5月和12月,美国参议院和众议院先后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对外国公司在美上市提出额外的信息披露要求。该法案实施细则于今年1月10日正式生效,虽然该法案适用于所有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但美国媒体和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其主要针对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