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前,一场名为“血吸虫病”的疫病在中国南方十二大省蔓延,无数人被病魔夺去生命。广播剧《红雨青山》正是从江西省余江县的蓝田大队切入,讲述这场伟大“血防战役”的始末。

   血吸虫病作为一种今天几乎已经灭绝的疾病,并不为大众所熟知。而《红雨青山》作为一部医疗题材的广播剧,通过生动具体的情节,交代了血吸虫病的原理及其防治方法,让听众迅速对血吸虫病形成初步的认识,并意识到血吸虫病的危害性,从而对后续的剧情发展产生兴趣。

   在《红雨青山》中,我们看到了新中国是如何面对第一场范围广、危害大的传染病的。在新冠肺炎疫情存在的今天,《红雨青山》的出现无疑具有独特的时代意义。通过这部广播剧,受众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着“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不惜一切代价守护百姓的生命健康。在血吸虫病的防治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人民群众强大的力量,在干部的宣传动员之下,人民积极参与治病,不断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更是依靠着人民的智慧,找到了“开新填旧、土埋灭螺”的办法,在物资紧缺的年代,即使缺少防护的胶鞋,人民也无所畏惧,冒着患病的风险轮番上阵灭螺,靠着双手“愚公移山”,最终成功消灭了当地的钉螺,根除了血吸虫病。

   剧中还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抗疫英雄形象,像党员干部张春来、李俊九,他们身先士卒、带头苦干,没有官僚做派,大队支书张春来总是冲在抗疫前线,不断动员患者治病,促成中西医的合作,并扛起锄头带头挖山填塘。而严修作为上海援助余江的医生,挨家挨户敲门收集粪便,苦口婆心地科普血吸虫病的原理,虽然这位城里来的医生从未干过农活,却主动帮助忙于家务无暇治病的村民挑水、劈柴。而唯一的反派人物赵风水,年逾古稀,在村中德高望重,却搞封建迷信,屡次煽动村民、阻拦挖山。最后也患上了血吸虫病,并在血防站的救治下康复。于是,他也加入了抗疫队伍,积极为“血防”做宣传。

   在矛盾设置上,《红雨青山》呈现出密集、交错的面貌,充分展示了斗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在仅仅3集的内容里,《红雨青山》从多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了历史上“血防战役”过程中的诸多困难。在具体情节的矛盾斗争中,抗疫英雄人物形象凸显出来,同时深化了主题,让听众感受到疫情防控中共产党领导的力量。

   广播剧作为一门听觉艺术,主要依靠声音进行叙事,用广播语言塑造人物形象。《红雨青山》在遵循广播剧叙事方法的基础上,适当地加入了一些影视语言,实现影视语言与广播语言的融合。面对人物众多、线索众多的情况,《红雨青山》将影视语言中的平行多线叙事引入广播剧中,从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和人民群众三条线索展现他们在“血防”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并在结尾将三条线交汇在一起,增强了故事的表现力。叙事结构上,《红雨青山》亦采用影视剧常用的倒叙、插叙手法,以2021年老年张春来的视角来回顾1956-1958年余江“血防战役”的始末,从而实现古今不同时空的跨越和遥相呼应。

   《红雨青山》的音乐、音响设置,更是充分调动起声音造型,体现出浓厚的时代感和地域性。在剧集开头,随着老年张春来回忆往昔,一段具有江西特色的民谣以歌曲的形式传入听众的耳畔,“身无三尺长,脸上干又黄。人在门槛里,肚子出了房”。悲戚的歌声如泣如诉,搭配着具有乡土气息的牛叫声、乌鸦叫声,将听众一下子带回了那个苦难的年代,如临其境,烘托出人民饱受血吸虫病折磨的氛围,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在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结束的今天,广播剧《红雨青山》为人民送来了一股清风,鼓励人民积极抗疫。在回顾“血防战役”的过程中,听众重新获得了勇气、力量和希望,六十年前,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送走了瘟神,今天的抗疫也必将取得最终的胜利。

   (作者:武 瑶,系中国传媒大学媒介融合与艺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