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敏家》一出,许多人可能就要重新定义自己心目中的“年度最佳国产剧”了。

柠萌出品,汪俊导演,黄磊、周迅主演。

一上线就霸屏热搜。

乍一看,这又是一部“小”系列的群像之作,聚焦家庭、生活、教育、两代人的代际问题。

但这一次的《小敏家》,却有一位你意想不到的演员。

周迅。

“仙女下凡”演家庭伦理剧,她适合吗?

追完八集之后只想说,太适合了。

你永远可以相信周迅。

近年来国产剧热衷于制造「职场女强人」。

她们永远都穿着垫肩收腰的高定西装、背昂贵的爱马仕、风风火火地踩着高跟鞋,对下属独断专行、在酒桌上千杯不醉。

但周迅所扮演的刘小敏并非其中之一。

今年已经四十七岁的周迅,出现在镜头前,还是一如既往的潇洒、自信、优雅而从容。

没有歇斯底里,没有焦虑和疲惫,她所诠释的刘小敏,看起来就像是你身边的大姐姐,或是你最崇拜的那位女上司:

周迅很精准地把握住了职场女性最重要的气质,沉稳、专业和利落。

尽管说话轻言细语,但一旦她在场,你就像吃了一颗定心丸,绝不会再慌乱。

而在生活中,刘小敏永远穿着精致得体,容光焕发,令人眼前一亮。

需要强调一点,这种“精致”并不意味着去遮掩自己的年龄感。

《小敏家》是写实的,它能将你从高滤镜高磨皮的伤眼剧中解救出来。

但正因为这份对于年龄感的尊重,周迅在镜头里不加修饰的眼袋和细纹,甚至还有一丝性感。

她对年龄的坦荡,让我想到“科恩嫂”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的一句话:女人的脸是一张地图。

脸上的每一条皱纹,都是人生的阅历和功勋。

周迅同样也在采访中提到,自己已经度过了那个害怕衰老的阶段。现在的她能够坦然地与时间相处,并且对年龄焦虑说一句“去你的”。

因此她在镜头前展现的,正是一个中年女性的真实魅力。

她的眼睛里是有故事的,她的美是带着成熟和阅历的。岁月并非没有在她身上留下痕迹,但时间的重力,反而将她雕刻得更大气,更独特。

人们之所以会害怕变老,归根结底,是害怕自己对人生失去控制、害怕生活走一条下坡路。

但刘小敏让我们看到,步入四十岁,女人的未来依然大有可为。

她依然充满生活情趣,依然有自己的事业,依然美丽、灵动、大放光彩。

她们并不只是被困在厨房和客厅,被一地鸡毛所折磨。她们的日子在越过越好。

这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独立女性,也是我们想要看到的四十岁女性的生活。

在此层面上,我们感受到了《小敏家》对于中年女性最大的善意和尊重。

刘小敏所颠覆的另一个国产剧所制造的刻板印象,是「离异女人」。

年轻时,她也曾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

但刘小敏及时止损,独自北上,在北京打拼多年,最终挣得了一份体面的、中产的生活。

“独立”是她身上另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词。

她没有依靠别人。

年轻时,母亲之所以会劝她嫁给前夫,正是看中了对方厂长公子的家世,母亲希望女儿能通过婚姻实现一次阶级跨越。

没想到厂长公子家道中落,反而变成一个家暴的、不负责任的男人。

靠家庭、靠男人、靠婚姻都没有用,小敏只能靠自己。

她也没有为别人而活。

我们见过了太多国产剧中的悲剧女性形象,站在人生的转折点时,总是会为家庭、为孩子、为尊严……牺牲自己的爱情、事业和前程。

但唯独小敏选择了为自己而活。

她冷静、清醒、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所以现在的她,才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也是为什么周迅尤其适合这个角色。

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不世故的清澈和烟火气的温暖;理想主义的淡然和柴米油盐的日常,在周迅身上,得到了一种非常完美的结合。

这都让她所扮演的刘小敏,变得更鲜活、更灵动、更可爱。

或许可以这样说,刘小敏身上具备一种中年的“仙火”气。

也很难想象,除了周迅,还有谁能赋予角色这样一种微妙而复杂的气质了。

周迅扮演了一位没有“妈味”的母亲。

这并不是说,刘小敏是一个自私的母亲。

她爱孩子、关心自己的孩子、也积极地承担身为母亲的责任。

但由于多年的分居两地,她和儿子之间是有隔阂的。她没有那么了解他,也不知跟如何与孩子沟通。

她在学习如何做一个妈妈,如何与儿子相处。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成长的心态,是一个中年人身上最珍贵的特质。

她愿意尊重自己的孩子、愿意为对方而做出改变,这太难得了。

《小敏家》另一个好磕的点,在于刘小敏和陈卓之间的感情戏。

时下很流行一个词,叫做“中年偶像剧”。但这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显然不能算是偶像剧。

毕竟陈卓就不是一个偶像剧男主。

看脸,他没有霸总的刀锋般轮廓和八块腹肌;看身家,他只是一个普通中产,代步车、小两居。

甚至于小敏自己也说,怎么没想到,她的伴侣会是一个像陈卓这样的人。

她本以为她找一个自己崇拜的男人——正如偶像剧里所设定的那样,每个少女心里,都曾经有个不切实际的爱情神话。

但这段感情最美好的地方就在于,打破神话后,我们仍然能感受到现实的温度。

小敏不是完美的,陈卓也不是完美的,但他们就是最适合彼此的人。

对于像刘小敏这样性格独立的人来说,她的确很难再去崇拜一个男人,她崇拜自己就够了。

她需要的,是一个能逗笑她、能理解她、也能让她放松下来的人。

陈卓就是这样一个人。

看过剧之后,你会发现他的人设其实非常讨喜:他情绪稳定,性格温柔和善,幽默风趣。

所以他才能够为时刻紧绷的小敏,提供一种难能可贵的情绪价值。

看似他们约会时总是过于“接地气”了,不是坐在车里、就是坐在车后座、不然就是在一家平平无奇的小面馆……

但是我很享受他们每次坐在一起唠嗑时,那种轻松、愉悦、温情脉脉的氛围。

他们总是无话不谈。

而在一段感情里,最重要的就是能“有话聊”。

沟通,分享,理解,才是一段健康的感情的基础。

互相尊重的默契,和互相扶持的温柔,才是最令人向往的。

他们未必是最轰轰烈烈的恋人,但他们一定是彼此最好的朋友。

往后看会发现,小敏生活中的烦恼,几乎都来自于家庭。

离异的阴影,和儿子之间的隔阂、和前夫之间的矛盾、和母亲之间的心结……重重问题堆在一起,本该是港湾和支柱的家庭,却令她想要逃离。

而这个能将她喊下楼的人就是陈卓。

他给了她第二个避风港。

这正是这段感情里最美好的地方。

另一方面,或许大家也注意到一个细节,故事的切入点,是在小敏和陈卓庆祝“恋爱一周年纪念日”这一天。

通常来说,男女主角相遇、暧昧、相恋的过程,才是最具有戏剧张力的。

但是这部剧却偏偏反其道而行之,刻画了一对中年恋人在相恋一年后,所遭遇的难题。

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恰好就体现了创作者的独具匠心。

对于中年人来说,产生好感并不难,确认恋情也并不难。

难的,是为这段感情承担责任。

人到中年,身上总是有太多的羁绊:

上有老、下有小,家庭、事业,自我人格早已健全,人际交往的边界感也被划分得清清楚楚……

方方面面都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将爱情放在人生的第一位,更不可能为了爱情去牺牲太多的自我。

所以中年人和年轻人谈恋爱,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不可能再有那种“恋爱大过天”的心境。

陈卓也有一种相当精辟的台词:恋爱是一个不断发现对方优点的过程,而婚姻却是一个不断消耗对方的缺点。

他们将恋爱看得太清楚了。

那么“一周年”这个时间节点的妙处在哪里呢?

在于他们已经互相熟悉、互相磨合,也确认了对方是适合自己的伴侣。

那么,他们就需要考虑这段感情的未来了。

要不要公开,要不要结婚,要怎么经营这段感情?

这才是这段感情里,最大的考验。

在这一层面上,《小敏家》是非常写实的。

它所提出的问题都是非常实际的,剧本深入地挖掘了刘小敏身上多重身份交织的困境,以此来让观众产生共鸣。

中年,离异,代际问题,悬而未决的新恋情……刘小敏想要做一个好恋人,好母亲,好女儿,但要满足这样的多重社会身份,要做到完美,谈何容易呢?

当然,这并不是在制造焦虑。

恰恰相反,提出问题,就是为了解决问题。

而这背后所体现的,仍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女性关怀。

《小敏家》真正地体察到了身为女性的困境——尤其是在迈入中年后,一名女性所需要面临的理想和现实、家庭和事业、情感和自我的矛盾。

它以一种平视的视角,让我们看到刘小敏所面临的“结构性困境”,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中国当代语境下,“娜拉出走后”的故事。

「出走」从不容易。

但这背后的关键词,永远是勇气,自由,独立。

这是一个女性的自救,也终将是一个女性的自我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