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奕宏终于又回到了公众视野。

我们习惯了他短暂地“失踪”,再带着作品重新出现。

对于创作,他总是抱有一种审慎而尊重的态度。而在观众心目中,他无疑是最值得信赖的那种好演员

无论时代怎么变,他始终是流量与曝光的绝缘体。他会认真挑选自己的作品,保持着一年一部电影、一两部剧集的工作节奏。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对《双探》尤其好奇:

这不仅是一部由段奕宏主演的网剧,他还首次担任了监制。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才会这么吸引他呢?

看过前三集以后,问题迎刃而解。

《双探》很特别。

故事开篇,北京市井生活的烟火气扑面而来:二八自行车、唱机胶片、狭窄逼仄的老胡同、热气腾腾的包子铺……

而随着主角们深入到东北小城,视野变得“开阔”,又有种近乎不真实的魔幻与冷峻。

冰天雪地,土地和阴影,鲜红的血迹、火焰和诡谲的霓虹。

两相结合,独特的影像风格奠定了一种厚重的故事感。

故事的“起点”是一宗看似寻常的绑架案。

小女孩范晓媛被绑架,又被人贩子千里迢迢地从京城拐去了双塔

于是段奕宏所扮演的刑警李慧炎也就追去了双塔。

在查案的过程中,他很快发现: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绑匪狠厉、大胆,是一群穷凶极恶的悍匪。

这样一群人,为什么要煞费苦心地绑架一个小姑娘?他们究竟在图谋些什么?

越往下查,他越是身在迷雾之中,被一个黑暗的秘密所裹挟。

与此同时,另一宗与之仿佛毫无关联的案件,也指向了双塔。

大鹏扮演的是一名沉默寡言的入殓师,父亲被谋杀后,他决定前往老家双塔,探寻真相。

从各种细节里都感受到,这也是个很“厉害”的角色:他高智商,嗅觉敏锐,精通法医知识。

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会成为“自我流放”般地大隐于市,做一名入殓师?

在冰山般的隐忍和平静之下,他身上有什么秘密?

他父亲的死背后,又埋藏着怎样的过去?

当然,最关键的是,他父亲的死,与小女孩的绑架案,有什么关系?

整个前三集看下来,节奏紧凑,一气呵成,叙事、节奏和人物塑造上的完成度都很高。

双男主,两个案件平行展开,时间更是横跨三十年。

精妙的双线剪辑,将两宗看似毫无关联的案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也让悬念指向更深处。

尽管只是窥见了故事的一角,已经能感受到其全貌的庞大与野心:

从北京到双塔,从文明到荒蛮,从现在到过去……

显然,在这个故事里,被探寻的不仅是案件的谜底,更是人性的深渊。

其实也很好奇,首次担任监制,段奕宏究竟扮演了一个怎样的角色。

看完采访会发现,他并不喜欢讲述拍摄过程中那些“困难”的部分,他的措辞始终是轻描淡写的:

他将拍摄比喻为“实现梦想的过程”。

他说作为监制的转型尝试,也将成为自己的“养分”,能让他换种角度看待自己作为演员的本体。

不过,借由其他演员的描述,我们还是得以窥见拍摄的全貌:

这是一幅更为艰苦的、饱含着冰雪与汗水的图景。

实景拍摄,取景地在十一二月的东北延吉,可想而知工作环境有多么恶劣。

几乎所有演员在接受采访时,都提到了“冷”:

他们在零下几十度里的冰天雪地摸爬滚打,“拍到最后,整个人像一个塞满东西的冰箱”。

但在这样的环境里,演员们仍然要完成许多血脉贲张的、高难度的动作戏:他们要在大雪里追逐、厮打、械斗。

有一场段奕宏与人贩子之间的追逐戏,就非常具有挑战。同样在延吉,他们身上吊着三个威亚绳子,从五层楼的楼顶往下跳。

拍完这场戏,所有人都集体鼓掌,与他演对手戏的冯冰眼泪止不住往下掉。

不过,对于段奕宏而言,为角色而挨冻、挨饿、吃苦头,大概只是他作为一名演员的基本修养。

我们都知道他有多么拼。

拍《白鹿原》,他就亲自拿着镰刀去割麦子;拍《引爆者》,他就真正下到矿井里,拍《暴雪将至》,他有六十多天泡在雨里,在铁道追逐了十天,追到“整个人头顶都冒烟”。

他从来都是一个愿意跟自己“较劲”的演员。

但另一方面,作为演员的段奕宏有多么拼,作为监制的他,就有多么稳。

邢佳栋说他“在现场有大局观,很稳定、很淡定”。

张国强说他特别理解所有人,一直尽力“给大家创造一个舒服的工作环境”。

大鹏的表述最为直白,“他是一个社交恐惧症,但是一聊到工作就会两眼放光”。

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段奕宏对整个创作团队、尤其是对演员们,所给予的理解、尊重和信任。

刘威葳就提到,在探讨剧本时,段奕宏一直在强调“创作中会给演员足够的空间,可以去发挥和放大自己的表演”。

所以看的时候也会注意到一个细节,与常规的国产剧相比,这部剧的台词量是比较少的。

这其实就代表了一种更“高级”的诠释方式。

人物塑造并不单纯倚仗剧本所提供的文本。

但演员们都贡献出了更有质感、更真实、更自然的表演。

显然,首次担任监制的段奕宏,并不只想挂个名,或是赚个“演而优则导”的噱头。

他花了两三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剧本,喊来了《我的团长我的团》的兄弟姐妹,带来了《暴雪将至》的原班制作团队,以绝对的电影标准,来打造了这样一部成熟的网剧。

他是一个创作者。

身为监制,他得以站在比演员更高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创作;又以此在反哺自己的表演。

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他在这部剧里的表演,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松弛感。

他所扮演的京城刑警李慧炎,是个非常突破的刑警角色,一出场就令人眼前一亮。

很少会看到一个这么接地气、这么有生活气息的警察。

在北京,他是个唠叨爱操心的父亲,常跟同事插科打诨,抱怨门口施工队有多么不靠谱。

但一旦深入到了雪原,李慧炎又变回了搏命的英雄。凭借着野兽般的直觉,与凶残的匪徒、与恶劣的自然所缠斗。

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一个平凡人的英雄主义。

其实也觉得很神奇,演了这么多刑警,为什么段奕宏演的每一个刑警,都这么不同?

《烈日灼心》里的伊谷春,符合我们对段奕宏作为演员的既有认知:

这是一个硬汉,他野生,冷峻,充满了荷尔蒙。

《烈日灼心》

但接着他变成了《暴雪将至》里的余国伟。

卑微,隐忍,被时代逼到了绝境。

他像一个被时代撕裂的人,一个充满悲剧色彩的英雄。

《暴雪将至》

而现在的李慧炎呢?

很真实,很鲜活,很松弛。

很像你走到大马路上会擦肩而过的中年男人。

脱下制服,他只是个不起眼的男人,一个过日子的父亲。穿上制服,又变成了一往无前的人民英雄。

身为演员,每次都挑战不同类型的角色很难。

但每次都演同样的类型,却依然让观众看到突破,同样也很难。

而段奕宏做到了:这些形形色色的警察形象,每一个都立了起来,都令人信服,都毫无同质化。

他是怎么做到的?

看完《双探》,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正如导演所说,他们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个警察。

而段奕宏永远是在演一个“人”。

9月4日,桃桃观影团在北京举办了《双探》超前观剧活动,提前看了这部剧的前三集。

很荣幸地邀请到了主演段奕宏和两位导演费聿竹、陈宙飞,和我们一起进行映后交流。

我们也可以听听他们说了什么。

主持人:您演过很多次警察,这一次有尝试用什么方式,来区别于以往的警察形象呢? 段奕宏:演员其实走着走着,再凭着自己的一己之力或者是个人的业务能力,一定会有停滞不前的时候。这个时候就需要周围的人,从剧本到导演、摄影,一起来帮助寻找一种不一样的可能性。所以需要感谢导演,对演员的把控能力和引导能力。

观众:剧里李慧炎给儿子包饺子的片段,是一个特别动人的细节,也体现出主创们都是很会用心生活的人,可以聊聊这个细节吗? 费聿竹:这些细节体现出了李慧炎也有自己越不过去的坎,有自己的困境。

我们在跟段老师探讨的时候,第一位他是第一个人,第二位他的身份才是一个警察。所以为他设计了很多人物本身出发的、生活上的细节。

观众:主演段奕宏先生和监制段奕宏先生,有什么不一样吗? 段奕宏:其实纠结了很久,因为我已经习惯了保护自己作为演员、作为创作者的一个心境。说白了,也是一种逃避。不愿再去承担更多的一种创作上的责任。

最终为什么会释然呢?因为我发现,作为一个创作者,无论是监制还是主演,这种身份和创作者本身的创作心态,是不矛盾的。我更看重的还是创作的愉悦感,以及创作本身。无论标签贴的再多,还是要以作品说话。所以就这么去做吧。

观众:这次和邢佳栋老师,张国强老师等《团长》演员再次合作,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吗?

费聿竹:段老师动用了自己的人际关系,把这个团队再凝结到一块儿。既很感动,也的确会有一些顾虑。比如说这些人重新聚到一起,观众可能会有一个固定的印象。

但实际上并没有。我发现每一个演员在经历了这十几年后,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内,不停地在成长,发展出了新的可能性。

些人私下里非常熟悉,有令人羡慕的友谊;但在戏里的时候,他们又完全呈现了自己应该呈现的样子。

这是桃桃观剧团的第一期。

能在大银幕上一起看到这部制作如此炸裂的网剧,体验的确非常好,非常沉浸。

活动现场异常火爆,为了见到男神,不少观众都提前很久过来排队。

我们准备的定制票根也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映后很明显能感受到观众们的热情。

大家都对这部剧赞不绝口。

活动结束后,观影群里的讨论仍然非常热烈,大家也都表示,前三集看的特别过瘾,意犹未尽。

“电影质感”“情节张弛有度”“人物真实立体”“实力演员”“镜头语言美感”等,是观众反馈的高频词。

最后,再来看一下我们的大合影吧!

《双探》也会在今天于腾讯视频全网独播

一起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