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已经上映快两周,《沙丘》的讨论热度仍然只升不降。

从丹尼斯·维伦纽瓦导演极具个人风格化的科幻诠释,到甜茶扛住各种角度大特写的盛世美颜,再到奥斯卡·伊萨克拉爹出圈,《沙丘》年度宝藏大片的称谓果然名副其实。

了解《沙丘》翻拍历史的朋友,应该都也了解这一科幻IP自带的恐怖魔咒:

从南美超现实主义大师佐杜洛夫斯基,到公认的好莱坞鬼才大卫·林奇,都曾在这部作品上摔过跟头。

特别是林奇大师,新版《沙丘》爆火的同时,大家也不忘顺带挖坟他那段不愿提及的翻拍黑历史。

林奇版《沙丘》

“沙丘”翻拍魔咒,究其根本还是在于作家弗兰克·赫伯特原著中复杂而庞大的世界观。

作为西方科幻鼻祖级别的系列作品,《沙丘》基于现实的政治学、军事学、宗教学、生态学与未来学等等“干货”理论背景,建立了一套想象力丰富、完整而独立的架空世界。

在两三个小时内充分展现这个虚构却又具备现实依据的太空史诗的魅力,绝对是一项巨大而又艰难的挑战。

维伦纽瓦导演《沙丘》的成功,无疑在科幻电影史上标记下了一个注脚。

而在科幻电影史上留下姓名的,除了史诗范十足的太空歌剧,还有许多融合了理论干货与艺术娱乐性的硬科幻电影。

事实上,在imdb科幻类型评分榜单上,前五名中有两部是绝对的硬科幻,而它们都是来自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

IMDb科幻电影排行榜TOP5

诺兰是硬科幻的绝对簇拥,无论是《盗梦空间》《星际穿越》还是去年大爆的《信条》,都可以被划归为硬科幻的行列。

观众常说,诺兰的电影脑洞超大,然而为影片打开剧情脑洞的,除了编剧以外,很大部分的功劳也要归功于幕后的科学顾问,以及故事所依附的科技理论。

没错,诺兰的电影剧情虽然天马行空想象无边,却仍然维系着现实的科学原理依据。

比如《星际穿越》中,他展现了黑洞的全貌,这在此前的好莱坞电影中,是前所未有的。巨大、神秘、炫目,现在看来,影片中这一名为“卡冈图雅”的大质量黑洞,和现实中的黑洞景象已经非常接近了。

电影里有一幕,马修·麦康纳和安妮·海瑟薇饰演的宇航员陷入了黑洞恐怖的引力中,飞船必须拥有足够的推力才能挣脱。于是他们决定榨取黑洞自身的能量,作为飞船推进的燃料。

这个细节背后,其实蕴藏着复杂而缜密的科学原理,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彭罗斯过程(Penrose Process)”。

这个理论讲的就是,将一个物体丢入黑洞的能层(即黑洞事件视界的外层),可以从黑洞本身获取到巨大的能量。

《星际穿越》里的安妮·海瑟薇能够成功逃脱黑洞,真是少不了彭罗斯这一理论的功劳。

彭罗斯是谁?

他是当世最伟大的数学物理学家。在60年前通过纯粹的数学计算,证明了“黑洞”这个三百多年前被提出来的猜测,真实地存在于宇宙中。凭借这一决定性的论证,他获得了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作为霍金的好友和工作伙伴,彭罗斯在科学领域的贡献,远不止于这些。他可谓活到老学到老的的典范。2010年,快80岁的彭罗斯在科研著作《宇宙的轮回》中提出了共性宇宙循环论,这一理论提出了大胆的假设:

几乎无尽遥远的宇宙未来,从数学视角看来,和宇宙大爆炸之时完全一样——那么也许宇宙无尽遥远的未来,可以等效为下一次大爆炸?宇宙就是这样无限循环的?

彭罗斯将宇宙从大爆炸创生到下一次大爆炸之间的「生命周期」称为一个「永世」。他认为宇宙会从一个「永世」到下一个「永世」,不断循环下去。

宇宙不断循环,生命也不断地周而复始。

霍金与彭罗斯

虽然彭罗斯的理论并未被学术界完全接受,但好莱坞科幻电影的编剧,倒是没少借用无限循环的概念。

从《环形使者》到《明日边缘》,再到后来的《忌日快乐》,人在限定的时间内不断循环往生,每一次都会开启新的生命走向。好像人体这个微观宇宙本身经历了一场场“大爆炸“,开启了一次又一次的永世。

又或者人的生命本身就构成了一个闭合的环,每一步都向着那个早已预知的、特定的终点走去,充满了宿命的味道。

《明日边缘》

2020年,彭罗斯以89岁高龄,拿到了人生中第一座诺贝尔奖杯。有人笑言,如果诺贝尔有数学奖,彭罗斯可能早就奖杯拿到手软了。

事实上,彭罗斯以神奇的数学能力,给予科幻界和电影界无数的脑洞和知识财富。著名的“彭罗斯三角”就是他的创建,后来又演变出”彭罗斯阶梯“。

彭罗斯三角是不可能的物体之一,它看起来像是一个固体,由三个截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所构成。三个长方体组合成为一个三角形,但两长方体之间的夹角似乎又是直角。上述的性质无法在任何一个正常三维空间的物体上实现,这种物件只能存在于一些特定的欧氏三维流形中。

这一图形最早在1934年由由瑞典艺术家Oscar Reutersvärd创作而成,彭罗斯对这一令人眼花缭乱、带有视觉欺骗性的图形异常着迷,于是开始同父亲一起,在科学界和大众领域大力推广。最终,这个图形才获名为“彭罗斯三角”。

诺兰另一部高分科幻佳作《盗梦空间》,就可以看到由彭罗斯三角演化而来的彭罗斯阶梯。

影片中的阶梯一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莱昂纳多为“造梦师”艾伦佩吉讲解如何造梦的时候,另一次是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在逃跑时陷入了彭罗斯阶梯组成的死循环中。

而经典手游《纪念碑谷》也大量利用了“彭罗斯阶梯”中视觉欺骗的概念,每当玩家无路可走时,巧妙地转动模块就可以在视觉上构筑出一条新的通道。     

由此可见,高深难测的科学不只是远方的星辰,它更滋润了我们一代代的娱乐和精神生活。

种种科幻电影与娱乐神作的诞生,背后的基石,是科学家们的硬核脑洞。

来看看这几张图,你看到了多少伟大的、改变世界的科学文明?

永无止境的彭罗斯阶梯,永恒无歇的西西弗斯。

这些截图来自这一一支名为《洞天》的动画短片。

晋朝的樵夫拿着砍柴斧头,误入桃花源深处的山洞,见俩童子在对弈引得他驻足观看。

没想到这棋局精妙如此,让樵夫心驰神往之间,不小心打翻了棋局。

樵夫慌忙去捡棋,指触霎那,风云诡谲,时空错乱,小小的棋子竟连着万千时空。

他目睹了数千年的文明演进,最终回过神来的时候,他见自己又置身于幽暗的山洞中,可现实却已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砍柴斧头的木柄早已腐烂成灰。

《洞天》动画源自中国古代传说,又宛如脑洞版《爱丽丝梦游仙境》,故事中的山洞,犹如连接不同时空的虫洞,它连通着时空和历史,发展与进化的奥义。

经历千年演进的樵夫,是走在科学与知识前沿的探索者,洞悉着宇宙万物的“天机”。秘密,他是科学家的化身,人们从钻木取火,到如今漫步太空,每一次的革新与进化,都是一次洞天。

而同时,樵夫也是人类整体的缩影,即便是普通人,也会在日常某个不经意的时刻,触碰到世界或宇宙最为深邃的本质与奥秘。

而在那一刻,瞬间即是永恒。

短片中,樵夫带领观众开启了一场洞天之旅,而在现实中,有6位全球顶尖科学家,即将在11月6日开启的腾讯科学WE大会上,为我们带来一场堪比“科幻大片”的洞天旅程。

在WE大会举办的九年间,史蒂芬·霍金、基普·索恩、CAR-T免疫疗法之父Carl June、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全球最顶尖的科研大师都在WE大会上,与大家分享人类科学前沿精华。

11月6日,众多硬科幻编剧心中的大神——罗杰·彭罗斯也将来到WE大会,开启他的中国演讲。

还有同样也是202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首位观测到黑洞的天体物理学家赖因哈德·根策尔;

美国三院院士、研究“电子皮肤”的柔性电子材料专家John A. Rogers;

让意念打字从科幻变成真实的脑机接口专家Krishna V. Shenoy;

实现10分钟电池快充新纪录,致力于让人们可以坐飞行器上下班的王朝阳院士;

还有”80后”科学家,在1万米深的海沟中养了一条“机器鱼”的李铁风教授。

11月6日14:00,2021腾讯科学WE大会与你一起分享洞察宇宙天机的学问,纵深迈进宇宙的真相。